2023新光三越│國際攝影聯展
展覽資訊:

台北信義新天地A9 9F(110台北市松壽路9號)

2023.02.24-2023.03.08

 

新光三越 台中中港店10F(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301號)

2023.03.11-2023.03.22

 

新光三越 台南新天地 6F C區(700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658號)

2023.03.25-2023.04.06

攝影自我意識的浮現主義,是攝影人自我「慾望」的顯現?還是個人自我「認知」表徵,所造成爾後的集體「普遍意識」視覺;在黑格爾哲學中的「自我意識」,最終是否能成為主宰眾人的整體意識觀感?

 

繪畫藝術是一個捕捉、記錄及表現不同創意目的的形式,繪畫的創作可以是自然現象、具象、抽象及敘事性質的象徵主義演化,在繪畫藝術中,創作者的藝術行為利用擬模的方式、用筆繪構圖、將其自我美學的演化描繪在圖板上,藉以表現出繪圖者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之目的。當1886年,英國人彼得亨利‧艾默生(Peter Henry Emerson)發表了一篇名為「攝影:一種繪畫藝術(Photo:A Pictorial Art)」的論文,因而催生了「畫意攝影主義(Pictorialism)」,而畫意攝影主義的概念產生何嘗不是「繪畫藝術」的「進化」衍生;創作者只是將畫筆轉化成光影鏡頭,而畫意的概念是萌發攝影發展最基礎的最初集體想像,但當集體想像匱乏時,自我意識的主張便開始慢慢浮現,而這一支鏡頭畫筆開始詮釋不同的攝影畫意藝術,自然、生活、紀實、具象、抽象....等,在攝影藝術的解構中,「自我意識的浮現主義」成為主宰攝影影像藝術工作者最強而有力的藝術技巧。

 

超現實主義是一場始於 1920 年代初的藝術運動。安德烈·布勒東(Andre Breton)在 1924 年發佈了超現實主義宣言,將這場運動定義為「純粹狀態下的心理無意識行為...在不受理性控制的情況下,免於任何美學或道德關注。」而超現實主義也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攝影藝術創作者廣泛使用,攝影者在鏡頭下創造一種現實與夢幻、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奇特寫真,將其自我意識的浮現注入影像中,達成其攝影所要傳達的自我意識的浮現主義,進而化成「黑格爾哲學」中的共識感;「自我意識的浮現主義」在創作的過程中有著深層的藝術使命,一個期待性的創作使命。

 

文章出處 :

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

作品材質:
、、、
裱框方式:
、、、

作品材質:
裱框方式:
Copyright uPrint
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-blank rss-blank linkedin-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